本科专业教育中常见的困惑及其破解之道
——记一名“青椒”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肖哲
公共管理学院
作为一名“青椒”,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总是反复纠缠着我。今天,我将这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记录下来,以期和有着同样困惑老师们交流。
1、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能力而非单纯地灌输知识点,这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然而,却几乎没有人告诉“青椒”,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培养这些能力?
2、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生事物的出现催生了大量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观点。例如,本学期我接手了一门新课《应急管理概论》。它是公共管理专业非常前沿的内容,前沿到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在学生时代从未学习过类似的课程。那么,要怎样上好一门教师本身并不熟悉的课程呢?
3、我在课堂上常遇到的一个现象是,学生对经验技能的兴趣远大于对理论的兴趣。按照目前流行的“以学生为主”的研究思路,我们是否也需要顺应学生的要求,在课堂上教授更多经验知识,而非理论吗?
4、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课程思政”?
对于以上四个问题,我的五点愚见如下:
① 课堂教育要确保兜底功能的实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四项基础能力。
首先,我想说一说课堂教育的兜底功能。我在美国访学的时候,曾给我的外籍导师(简称“外导”)做过一个学期的助教。外导是学校的“金牌”教师,但初上他的课却让我很不适应。例如有一节课是关于政府预算的课程,外导不仅会讲授基本的预算知识点,还会带着学生一起查看政府预算表,甚至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用EXCEL对报表数据进行检查等等。在当时的我看来,他讲课的节奏太慢了,有关EXCEL操作问题则不仅与课程主题无关,而且也太“小儿科”了。我把我的困惑告诉了外导,他的回复我一生难忘。他说:“哲,你不要看这些人都坐教室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我必须保证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如果我不主动教,其中的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卑而不敢发问,我不能让他们因为不会而羞耻,这是教育公平的底线,也是课堂教育最重要部分”。
我现在回想,当时外导说美国的学生差异性非常大,而现在坐在我的教室里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呢?当“小镇做题家”和接受素质教育长大城市精英后代齐聚到同一个教室,无论是从同学们的平时表现还是课堂作业情况来看,如今的中国本科学生也早已不再是完全同质化的群体。因此,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提醒自己,尽力补齐学生的最短板,注意课堂教学的“兜底”功能的实现。
接下来,我还想谈谈有关专业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差异可能很大。对于公共管理(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有四项基础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千禧年出生的学生很爱表达,但与之相对应,在听和写的能力其实有所欠缺。写得不好,往往不是因为不读,或者没有掌握大学读书的基本方法。大学读书最重要是掌握信息,而不是掌握知识点,还有就是读写要结合。在学术界,甚至有“不写则不读”的极端说法。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针对这四项基本能力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培养记笔记的习惯有助于更好地发言、采用结构法能够提升表达水平、解构经典文章结构以培养学生读文章的效率和写作的技巧、引导学生注意论文写作和基本的引用规范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细微的技巧,却非常管用。套用我们行为公共管理的术语,就是通过“助推”改善学生行为。总结起来,我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是,不仅要教观点,还要教习惯;不仅教大道理,更要提醒小细节。教得细致,再细致一点。
② 建立“众筹”课堂,与学生一起成长。
博士的主要工作是在专业领域某个细小分支上进行深入探索,他/她并非无所不知。这似乎是个常识,却不是每个本科生都了解。本科生不是嗷嗷待哺的幼兽,而是具有自主学习的成人。这是另一个常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反复提醒自己和学生这两个基本常识,以期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更加平等且健康的师生关系。
具体来说,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会先在学习通发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发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期待。然后我会根据大家的期待,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当然,对于某些我无法实现的教学期待,我也会坦诚地告知学生,让他/她尽早另寻办法。在我看来,坦诚地面对自己和学生,不仅有利于沟通,也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关键。
即便如此,却依然不足上好一门我并不熟悉的课程。我该怎么办呢?我一度非常焦虑。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去我的母校寻找理论资源、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寻找真实故事等等。最后,我决定坦诚地跟学生沟通,努力建立“众筹”课堂。我不仅会如实地告诉学生我准备的内容,我还会把自己准备的过程以及背后的思考过程还原出来。此外,一些学生在课前调研时提到自己对政府处理危机的实践活动感兴趣,我在课堂设计中也会穿插相关内容,但前提时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相关的案例,我们再在课堂上一起讨论。
经过几周的实践,我认为,这种类似“众筹”课堂的形式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积极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要给与其足够的空间和适当地指导,学生自身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和行动力,而也正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此外,“众筹课堂”还能够促进本科生更快速地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身份向“积极的问题解决者身份转变”,更高效地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③ 通过理清理论的来龙去脉,把理论讲“活”。
教学中常见的另一个现象是,学生对经验技能的兴趣普遍大于对理论的兴趣。如果以学生为主,教师需要顺应学生的要求,在课堂上教授更多经验,而非理论呢?显然不是。与常识和经验智慧相比,理论的魅力在于它是对现象本质的抽离与提炼,从而能够适应更多的条件情境,也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那么,如何把理论讲“活”呢?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讲授者自己要理解理论的魅力究竟在哪。大多数会认为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人们讲授理论的过程中通常会紧密结合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我把这种方式归为“结合理论的去向讲授理论”。这种方式很有效。与此同时,我还认为,理论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在理论形成的过程凝结创造者们思考,如果去掉创造者思考的过程,理论的魅力就丢失了一大半。理论的魅力不在于其结论,而在于其过程。基于此,我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不仅会结合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还会有意识地与学生分享理论的“前传”。通过将理论出现的背景描绘出来,不仅能够使学生与理论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还能通过将学生带入到学者思考问题的情境中,使得理论的讲解更具有画面感,进而增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好感。
④ 不仅告诉学生答案,还要将思考的过程展示出来。
这与“把理论讲活”的原理类似。教育也许有千万种方式,我最喜欢的,也自认为是让自己获得最大收获的一种教学方式,我把它称为“相互展示”法,即:“我让你知道我怎么想的,你再告诉我,你怎么想的。我们再讨论讨论”。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重的,首先,这种沟通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感,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也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其次,这种类似“众筹”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开阔思路;最后,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弥补填鸭式教育最缺乏的教学训练。
⑤ 通过师生互动实现“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应该是时代赋予教师们的一个新任务。我自己对公共管理学科中“课程思政”的理解是,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树立好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国家培育“专且红”的管理人才。
为了上好“课程思政”,学校开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讲座,许多前辈教授总结了很多方法,比如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个人经历感悟,发掘先进人物背后的“思政元素”、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讨论“思政观点”等等。这些方法我都非常认可。在实践这些办法的同时,我个人的两点感悟是:首先,教授“课程思政”的教师,其本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正确,这是根本;其次,除了可以主动在课程中添加“思政元素”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倾听+解惑”的被动方式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现实问题听取学生的观点与意见,再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我们现在经常会教新老师一些教学技巧,这些当然非常重要。然而,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一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恐怕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