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体会
于洪霞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工程原理》是为资环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主要讲授质量和能量衡算、热量和质量传递、分离过程原理和化学与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等相关知识。本课程具有涉猎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计算多和机理多等特点。根据往年教学情况和本门课的特点,我在教学方法和过程中进行了部分调整,旨在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采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知识点,再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将枯燥生涩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所熟知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例如,通过比较四人(堂堂七尺男儿、吕布身长一丈、姚明2.26米和曹操六尺八)的身高讲述计量单位、物理量、国际单位以及单位换算;通过吹风扇和空调引入对流传热,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如何正确选择冷暖空调的风向问题;通过不同季节盖不同被子讲述管道的保温;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晒被子和敲打被子的原理等等。
(2)分工明确,还课于“生”
将教学内容分成难和易两类。对于易学的教学内容,课上以带着大家总结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其中重点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增进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脉络结构的整体把握,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进度,为精讲本门课的重难点做准备。对于较难的教学内容,以慢讲、精讲、举一反三和答疑等方式讲透每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通过课上提问和随堂测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学生自主学习,课上查漏补缺、强化重点知识,课后复习和随堂测试,层层击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明确的分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地调动了学生课上的参与度,实现课堂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
(3)活学活用,教学相长
设置活学活用拓展活动,分组开展任一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调研活动,形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提倡放开思维,大胆假设和想象,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拓展活动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并补充了更多的教学素材。例如,学生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热效率优化建模,对其变倾角支撑进行了设计,同时对保温材料也进行了探究;还有的学生通过对火锅的前世今生,研究了锅具的材质及其传热性能,并对目前流行的自热小火锅的原理和存在的隐患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4)过程考核,能力考核
加大平时成绩占比,对重难点进行随堂提问及考核,掌握学生章节学习情况并及时纠偏。这不仅可避免因问题积累而导致的厌学,还可避免为了期末考试而突击学习导致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等问题。通过对活学活用拓展活动的考核,注重对学生创新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以上教学改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肯定,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不足存在。根据教学反馈,我会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