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形式 提升培训品质
我校举办第十期教师工作坊
5月25日下午,南农第十期教师工作坊在金陵研究院二楼会议室举办。美国鲍依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Daniel Frederick Klessig 教授以“Lessons learned from two Nobel laureates and 40 years of research”为主题,围绕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及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方面,与来自各学院的100余名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Daniel教授首先回顾了生命科学领域两位诺奖得主Watson和McClintock的辉煌科研生涯,认为他们成功的根本并不是偶然和幸运,源自于他们热爱探索发现的初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人生梦想。
随后,Daniel教授介绍了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四十余年历程,以亲自指导的来自16个国家的12位研究生及72位博士后为研究样本,阐述了青年教师向优秀科学家蜕变的关键:一是努力工作是成功的关键;二是长期深入的思考是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三是拥有思维活跃的优秀团队成员;四是对于自己和整个团队工作的美好预期。
Daniel教授还分析了植物和动物科学领域8位高被引科学家所共有的特征:一要处理好“近视”和 “远视”的关系,既要了解所从事的具体方向,也要纵观研究的整个领域;二要预判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所准备;三要辩证的看待正确与错误的关系,今天的正确可能在明天会被证明错误;四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坚持并努力实践。
最后,Daniel教授引用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McClintock名言:“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且具备提供动力的完整知识储备,不管别人说什么,没人能阻止你成功的步伐”,勉励青年教师卸下包袱,树立信心,勇敢的去探索未来世界。
本期教师工作坊尝试探索由青年教师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持的新模式,生科院的陈晨老师受邀担任首位合作主持人,提高了工作坊的亲和力,极大的拉近了和教师的距离,充分调动起了教师主动交流的积极性。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与Daniel教授进行了持久热烈的探讨。
教师们提出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时间较少;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科研短视现象严重,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研究的功利性较强,对自然的探索热情不够。大家从Daniel教授的谈话中获得启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一是关爱学生。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培养和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培养兴趣。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用乐趣去探索未知。三是训练创新思维。在课程设计及研究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融入创新的元素,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创新思维,扭转学生创新力不足的局面;四是发挥团队精神。更新团队建设理念,制定明晰人才发展计划,发挥团队对于青年教师的培育孵化作用。青年教师要学会融入团队,加强协作交流;五是学会压力转化。青年教师要将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融入到终生职业发展当中,将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难题和压力转化为自我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