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校举办"一流本科教育"专题报告会

发布者: 吴睿 发布日期: 2016-04-28 浏览次数: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应有之义”

我校举办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报告会

427日下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校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陆国栋教授来我校作题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应有之义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盛邦跃,副校长董维春,全体中层干部、各本科专业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各学院教学秘书、辅导员,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学工处、团委等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等,共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董维春主持。



陆国栋教授首先就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考生学生的区别、教育模式基本分析等方面对一流大学与一流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随后,他从自己结合从教30年的经验与体会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对课堂模式、教学任务、教学改革途径、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在线教育视野下的课程创新等方面,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可能思路与途径。

在谈到一流大学与一流本科建设的关系时,陆国栋指出,虽然目前本科教育的效果难以评价,其在大学排名中的贡献也难以体现,但毋庸置疑,一流大学的根本是一流本科。建设一流大学要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教授与学生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要通过开展专业评估而非专业论证来进一步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的本科人才,其根本重点是要实现学生的增值

在分析学生考生的区别时,陆国栋指出,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常态结构问题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解决非常态结构问题的能力。在追求学生的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能力素质综合性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应该要从追求学生没有问题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学生不断发现和思考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悟道、求业、生惑。陆国栋还对教育体系的三种模式:欧美模式、日韩模式、中国模式中的兴趣、压力、功利等驱动特点进行了比较。他指出教育要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缺一不可。



随后,陆国栋结合案例分析,对大学课堂中的读课”“讲课”“说课的三种模式及其利弊进行了分析比较。他指出大学课堂的大学课堂的基本任务是,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实现3个转变,即以教为主(老师满堂灌)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过分重课堂)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过分重分数)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他还对在线教育视野下的课程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析了面授、直播、录像等方式的利与弊。在谈到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时,陆国栋认为,教学管理要通过规范管理来引导创新;要改变传统质量观,从讲清讲透变为促进师生的互动思考;要改变教师打分评价的方式,由过分关注结果变为更多地重视引入过程的要素;要改变学、评、教方式,从注重的评价转变到关注的评价。

最后,陆国栋总结了他对教学改革的总体认识和深刻体会。一要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倡导教学自觉、积淀教学文化、营造重教氛围,构建中国特色教学文化;二要实现从课到课、从课到课、从课到课的根本转变;三要做到用好的教材,用好、用活教材。四要做到不同类别课程之间、核心非核心之间的课程互动,不同专业之间、专业学科之间的专业联动,实习、实验与第二课堂间的实践带动,以及基层教学的组织架构推动;五要做到六个协同,即招生培养协同、教学思政协同、通识专业协同、教师学生协同、教学科研协同、学校社会协同。陆国栋认为,教学改革的综合推进需要有理念、有举措、有倒逼,要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探求中国特色教学文化,构建中国特色课程文化,让考生变学生、让教师成导师、让教材成为参考书。改革要重建基层教学组织,包括课程(群)基层组织、专业基层组织、实验基层组织;要创建系列核心课程,包括通识核心课程、大类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要构建立体实践体系,如深度型实习、探究型实验、过程型实践。此外,改革还要有导向、重激励。

报告会结束后,陆国栋还与大家就一些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