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评价 >> 教学质量简报 >> 正文

教学质量简报

2023年第二期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简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5-23 浏览次数:

教学情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价中心编

20232

2023 5 25

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简报

2023年2月、3月、4月)

2023年春季学期于2月13日开始课堂教学,专职本科教学督导完成阶段课听评课1049人次。其中实验课123人次,督导老师听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为了更好的提高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推荐出讲课有一定特点和经验的教师供全校教师参考学习。

 

一、讲课有特色的教师及其讲课特点

1.生命科学学院:

甘立军老师讲授的《植物生理学》课程,课前老师列出要讲的章节预习思考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讲课内容组织严谨,教态亲切自然、讲解细致,难易详略得当,重点知识反复强调,及时提醒同学们注意记忆。设计举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阐明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区别,列举了青菜与水稻小麦之间的区分实例,浅显易懂。同学们听课注意力集中,师生保持良好交流互动,教学效果好。

任昂老师讲授的《基础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全面丰富,课堂设计灵活。在讲述非细胞微生物——病毒时,通过近三年来新冠病毒的变异、传播,病毒的进化突变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健康关系等进行理论结合实际讲解。并以此为例,引导同学们对比分析,讨论新冠病毒会否基因重组,后期变异的特征,最终是否会流感化,对未来会产生怎样影响,学习了解病毒对未来有什么打算等等,有效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发言踊跃,学习效果好。老师适时总结融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讲授自然。

王卉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课程,备课充分课件制作内容全面,并能有效合理运用,对课程内容熟悉精通,表达能力强,知识点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授课过程注重案例、启发式问题引导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讲授举例恰当,能够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同学们思考,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时总结强调重点内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农学院:

谢全老师讲授的《组学概论》课程,在讲解tRNA的加工,rRNA的加工,sRNA的加工,miRNA的跨界调控时,用精心制作的PPT和动画放映的方式,以及国际上著名高校通用的英文短视频(每个视频时间长度20秒至30秒),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了主要知识点,并且反复控制播放暂停键,以求达到学生真正理解之目的。另外,还注重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科学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如跨界调控与植源性药物开发原理等。最后还向学生介绍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顶级期刊近期文献(如Science等)。由于讲课内容新颖,方式活泼,互动自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授课效果特别好。

江瑜老师讲授的《农业生态学》课程,在讲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内容时,运用大量彩色图片和动画展示水循环、N循环、C循环、K循环等过程,画面生动逼真,使所授知识点通俗易懂,教学效果好。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充实,讲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度适宜;讲课中能注意与学生交流,启发学生思维。

3.植物保护学院:

樊多老师讲授《农业气象理论与应用,讲课能充分利用教学楼B105教室的特点,同学们围坐在4个课桌旁,老师讲课巡回在同学们之间。讲课形式上与同学零距离,讲课是与同学方式进行交流。把开学的第一次课上的有声有色。教学内容鲜明且要点突出引导同学认识农业气象课的特点,气象科学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处理系统的完善在植保领域的重要地位。还讲解了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引发了同学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氛围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范加老师讲授《病害流行与预测预报,能熟练掌握和利用教学系统多媒体屏幕的特点,以农业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人类的介话题,讲解了什么是植物病害系统,病原菌,植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与作物病害系统有关的系统层次等。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清晰,表达流畅重点突出有感染力,讲课时能观察同学听课的状态,不时的提问与同学交流,及时安排同学的课下作业。同学们听课投入教学效果

姜卫华老师讲授《普通昆虫实验》,能熟练利用实验室里显微镜的网络结构的特点,依次的把每位同学操作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传到大屏幕上,一边提问一边讲解。全班同学在仔细观察自己显微镜下亚洲蝗虫腹部特点的同时,还了解了别的同学观察的效果,并且积极准备回答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实验室里的学习氛围紧张又活跃,观察了解了蝗虫腹部的附肢尾须外生殖器产卵器等实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李恋卿老师讲授的《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在讲解“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这一节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介绍了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联系当前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的秸秆还田过程中秸秆过量施用,使土壤中的碳氮比升高造成微生物与农作物争氮,而致农作物缺氮影响生长的现象,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碳氮比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课前准备了大量的照片和实物资料,PPT设计图文并茂,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张旭辉老师讲授的《资源环境分析系列实验I(土壤学)》课程。在该课的教学中,老师依托南京溧水芝山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借助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土壤剖面形态特征观察与性质鉴定虚拟仿真实验”与相关微课视频资源,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室内观察+野外实践”和“虚拟仿真+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形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的虚拟仿真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而野外实践探索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中进一步了解校地合作中土壤学对于农业和乡村振兴的意义,从而加深了对自己所学课程和专业的理解。

5.园艺学院:

韩凝玉老师讲授的《设计构成》实验课,承前启后,讲课熟练自如,在讲授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及特点分类等有关内容,条理清晰,PPT与板书相结合,图案多样各异而又清晰,一目了然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氛围活跃。在讲课中始终用启发式或提问式授课要求学生在用点线面勾划图面一定要用心构思,并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图文,让学生有印象感和直观感,语言动形象,内容深入广泛,注重拓宽视野,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绘图时,老师针对同学绘图中出现的问题耐心指导。

渠慎春老师讲授的《园艺学实践初步》实验课,课前准备充分,注意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思维清晰语言精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课件中收集了很多园艺学科历史材料和前沿研究把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介绍给同学,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和好奇心,与学生的互动自然讲课,有趣味性时代性创新性感染力。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水果外观颜色以及测定水果营养成分含量等有关要求,如实认真地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中参与欲望强,并能认真细心的观察,做好记录。

徐迎春老师讲授的《盆景与插花》实验课,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充分,讲授内容充实,列举了有代表性和参考性的盆景和插花艺术,体现了文化素养、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意境和启发人们向上、向善、向往大自然美好和谐的情景。PPT中精美图案多种插花技术的审美感展现在课堂中,对插花特征、盆景艺术感切入新颖。老师讲解幽默,合理适时提问,要求学生在插花时要有创新性的艺术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氛围活跃。在动手实践中,要求学生认真构思,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力,并有符合时代性的艺术要求,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和耐心认真的指导增强了艺术创作水平和动手能力。

顾婷婷老师讲授的《园艺植物分子生物学》,相较于其他园艺课程,该课程整体上偏重于理论,讲课难度较高,需要一定的遗传学、生物化学基础。为了克服学生可能的畏难心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和已学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容易理解;注重运用案例,将生活中或社会热点相关的知识点作为案例解读,了解案例中的分子生物学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注意根据学生上课反应,及时调整上课节奏,让学生的注意力尽量集中,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拓展阅读,推荐经典教科书和文献,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充实和丰满教学内容。

唐晓清老师讲授的《中药炮制学》,能有效组织教学内容,结合行业发展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提前布置讨论题目,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和课程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如生薏苡与炒薏苡的炮制方法、炮制理论与炮制作用等知识点)、社会发展现状(如中医药的三方三药中饮片的炮制加工知识点)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炮制加工的热情与积极性。

 

6.动物科技学院:

王超老师讲授的《动物营养学实验》实验课,指导“排空强饲法测定鸡饲料表现代谢能和养分代谢率”实验时,将动物营养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充分,讲解实验内容逻辑性强、重点突出、讲课风趣,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有效讲授专业课内容,通过有效设置问题、针对实际问题开展讨论等方式与学生充分互动,耐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操作,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济管理学院:

张晓蓉老师讲授的《国际贸易》课程。在首次教学之前进行了认真准备,建立了班级学习群,在学习群中事先提供了学习参考材料和相关资料。课程教学中老师明确了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意义)、本课程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学习本课程(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明确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各种基本理论和知识,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各种案例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在绪论课中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将本课程学习的各种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建立了基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张秋林老师的《市场营销》课程。课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将对学生的提问贯穿到课程教学之中,先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结合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不断进行提问,同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不断追问为什么有此答案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答案(提问其他同学),以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从课程理论层面进行点评分析,课程结束时继续将问题(作业)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由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提问和回答问题中进行,不断的追问又使所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课程教学效果很好。

应瑞瑶老师的《国际商法》课程。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编写了《国际商法讲义》,将《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基本概念、重要知识点、各种案例及思考题提前发给听课学生,讲课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结合自己法学方面深厚的功底和渊博的知识与特长,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法律专业术语的定义、课程的基本知识、国际商法的应用及各种法律解释的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的理解和掌握,强调分析问题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个课程讲授环节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能注意与学生交流,教学效果好。

 

8.动物医学院:.

杨倩老师讲授的《动物粘膜免疫及其疫苗设计》课程,语言生动加以肢体的形象表达,富有感染力,尤其表现师生互动好,鼓励学生课中随时提问,学生参与度较高。讲课由浅入深,从历史事件、发展和解决方式方法,引入课程内容,易于理解,达到比较好的授课效果。

赵如茜老师讲授的《动物生理学》(双语)课程,课件中图表文字布局很好,授课中语言幽默,不时有现代生活中和历史中的事例或小故事,课堂气氛活跃,不时的询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讲课知识面宽泛,突出重点的同时将相关知识和事件融入课程之中,效果非常好。

林建老师讲授的《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课件图文搭配,文字精炼,讲课清楚,知识面较宽,提前备课准备充分,授课中板书和肢体形象较多,结合生活中一些事例和选择一些公开的学科讲座视频片段,加以拓展性讲解,课程中灵活的和学生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沈向真老师讲授《兽医外科学实验》,指导“创伤的急救和新鲜创的治疗”实验。能够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从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现场急救要点、动物医院治疗进行清创手术的方法以及与无菌手术的区别等方面进行讲解。如果动物失血过多,需要输全血,结合动物医院实际情况,介绍犬、猫的血型检测、交叉配血方法、采血与输血方法,并介绍了生命元替代全血在犬猫临床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了解临床一线的前沿状况。实验过程中再三强调学生应掌握临床一线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伤的包扎方法和预防创伤感染的临床用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武毅老师讲授《中兽药学实验》实验课,指导的“中药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实验,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充分,讲课条理清晰,用提问方法承前启后,语言风趣幽默,重视启发式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迅速掌握实验内容,耐心解答学生提问,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9.食品科技学院:

郭仁朋老师讲授的《生物工程》课程, PPT制作精良,重点突出,纲领性强,仔细考量过的每张图片都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讲课以故事来关联课堂教学内容,把涉及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科学家事迹以及日常生活融入教学。把看似乏味的细胞工程,被教师以“你的个人遗传信息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存在多少年”、“细胞工程可以为未来人类延长寿命,进行医学器官替代做贡献”这些震撼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学习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同时以各种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并积极举手发言。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对还是错,教师都给会予很高的赞赏和评价。教学氛围良好轻松,交流自然流畅,教学效果非常好。

芮昕老师讲授的《食品科学概论》课程,在讲课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精神饱满,有激情,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讲课流畅,条理清楚,不同要点间过渡自然。课堂上关注学生听课状态,发现学生注意分散等异常情况会适时走下讲台,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控学生听课状态。大部分学生都在集中精力听课,讲课效果比较好。

韩永斌老师讲授《农产品加工工艺设计》实验课,重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尊崇“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的理念,课前准备充分,善于应用提问式、启发式和示范式教学,将课堂理论知识引入实验中来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实验目的意义和涉及到的原理讲述的简单易懂,实验步骤介绍详细,边讲解边示范;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变化,团队协作;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耐心指导并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结果、阐述自己观点,提倡与其他组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误差等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思考。

 

10.公共管理学院:

张新文老师讲授的《公共管理学》课程,首先对前次课的内容要点进行回顾,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方式有效督促学生课后复习上次课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在讲新课内容过程中,精神状态饱满,内容条理清楚,要点明确,能结合当今社会实例进行分析,使得教学内容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丰富,讲解生动,效果比较好。

黄维海老师讲授的《管理沟通》课程,讲课有亲和力,与同学互动交流好,同学们注意力集中,思路跟着课程内容同步,学生边思考边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讲课既严谨又幽默风趣,用短视频、案例引出话题和理论观点非常自如流畅。正如他在讲课中的经典总结:“严肃的话要笑着说,笑话要板着脸说”。讲课特点主要表现为认真、用心、用情、活泼、幽默风趣,学生反映好,教学效果不错。

 

11.外国语学院:

顾明生老师讲授的《英语文学导论》课程,上课思路清晰,抓住英语文学史主线,通过文学著名作者与著名作品的剖析,来掌握英语文学的精髓。举例讲解文学作品时,注重讲解作品的特色,图文并茂,语言生动,肢体语言丰富,故事讲的有声有色,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到精彩之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掌声不断响起。讲课注意到由点到面,由分散到集中,最后由作品归纳到文学史的高度,知识性强,知识点集中,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受益颇深。

王歆老师讲授的《英美文化》课程,在主题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秘密”课堂中,老师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生动地讲解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出生、登基、参与朝政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跨文化视角下将文化和语言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关文化,在教学中注意融入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教学备课充分,条理清楚,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投入度高。

 

12.理学院:

吴磊老师讲授的《有机化学》课程,是农林院校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根据该课程历史上挂课率高、重要知识点掌握难度大、综合运用能力低等情况,提出了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指出以官能团为主线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总结有机物互相转化的规律,采用比较法归纳出因含官能团不同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性质的差异性,简要举例在农业生产中用于病、虫、草害控能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有机农药新品种。课程讲授体现了“新”和“交叉”的课程特点,即在课堂上即时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新化合物诞生情况、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以新化合物为先导开发生产的新产品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注并介绍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近代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在新药合成、、开发新材料、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或重大成果。介绍了有机化学学科在我国结晶牛胰岛素合成、青蒿素分离应用等做出的重要贡献,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李瑛老师讲授并指导的《实验化学Ⅰ》课程,是一门特别注重学生基本操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实验课,备课时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化学教学视频,视频中特别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基本操作的解读展示,用于线上教学以及线下预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用视频先预习相关实验,做实验时李瑛老师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演示该实验的操作全过程进行展示,再请其他学生补充发表意见,最后老师将该实验的重点,要点,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和学生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加以点评和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既检验了学生预习情况,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亦平老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讲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对于理论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践行是通过农民问题而着手的”的讲解,结合古今中外实例进行剖析,学生听课率高。在教学中首先向同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历史上共产国际为何要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走城市中心路线,其逻辑是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何选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有无现实意义与影响?现实中的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是什么?等等都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效果好。

杜何琪老师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老师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历史基础,善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常常能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擅长现身说法,用自身经历讲解历史,不仅是讲解史实,还能结合自身理解,让学生们更好的体会授课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尊重学生思想,激励学生在规范的教学模式中做出创新,引导学生发挥实践探索的能力,帮助学生强化自己身能力。

 

14.草业学院:

黎丽老师讲授的《分子物学》实验课,在课前把上课容及知识点里让同学们自时用提问的式来了解学们握知识的况,对如何从大杆菌提取DNA讲授详细,拓宽了学们的知识提取与电泳实验法,意义及骤讲解细致,先范操作一遍给同学看。学生分组验时,争先恐后抢着操作,在实验中老边看讲边指导,心的纠学生操作中的误。学生们认真的做好记录,先完成实验的同学以小成讨论作方法及步骤,加深印象,同学写的实验报告迹清楚整。

邵涛老师讲授的《草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程,是面向全校的教授公开课,为了让来自非本专业的学生能对草产品加工原理和技术等能充分理解、感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授每个概念、原理、知识点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总是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答案,然后教师逐步分析、讲解,最后引入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讲课语言生动对学生有启发,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较高。

 

15.金融学院:

盛天翔老师讲授的《金融投资实务》课程,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通过开心麻花的案例,讲授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通过哔哩哔哩的案例,讲授企业的各类估值理论与方法;通过长航油运的案例,讲授债转股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以及定价;通过温氏股份的案例讲授ESG评估理念、方法及重要作用。案例的应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讨论阶段学生团队分工协作,共同解决分歧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何亮老师讲授的《金融大数据分析》课程,编写及讲解教学案例《破“壳”而出,不负“众”望:微众银行数字普惠金融之路》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案例围绕“微众银行”遭遇蛋壳公寓“租金贷”业务暴雷事件展开;依次介绍了微众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蛋壳公寓暴雷事件的始末、以及事件的反思及前景展望。学生通过该教学案例的学习,全面了解互联网银行的诞生背景、市场定位与经营特点;促进深入理解互联网银行在提供场景金融服务时所面临的风险情境,并据此设计风险管理方法与策略;帮助理解科技赋能在互联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能对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现有问题、互联网银行的未来战略方向有一定创新性思考。

 

16.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余德贵老师讲授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围绕绪论中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区域专业为何要学习GIS等内容开展。简明的讲述了本课程的性质、要求、任务,清楚明白。讲课以图说话。老师用自己多年调查、研究积累的地图放到教学中,如江西万安脐橙适宜种植区图、江苏优质小麦分布图、2020年武汉与周围城市人员交互图等,用各种地图来说明空间的交互作用、区位关系、动态改变、功能分布、规划作用等,形象、生动的说明了GIS的作用。抓住学生的核心需要——规划,提出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后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祝西冰老师讲授的《社会工作概论》课程。讲课时充满内在逻辑,非常清晰,把前后、中西贯通起来、融合起来,不照本宣科,详略得当、自然亲和、有感染力,一气呵成;和师生一起交流讨论,课堂氛围好,例如要同学们画出大同、兼爱、实利、无为与社会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请同学上黑板画并解释为什么这样画、再让其他同学补充,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在老师说明“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引导下,形成一个深入讨论交流的氛围,有放有收,不拖沓,有节奏,教学效果较好。

黄颖老师讲授的《旅游策划学》课程——“青年赋能训练营”:“反转课堂”的样板。将学生课堂汇报和学生、老师的点评与交流有效穿插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老师在课前事先布置了学生准备和参与的要求如学生课堂汇报时间(3分钟)、汇报的内容、制作PPT的要求、评分标准等。学生在汇报之前实际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汇报交流环节,学生PPT做得好,内容和形式结合完美,讲解到位,言简意赅,时间能严格控制在3分钟内,现场效果很好; 在点评交流环节,学生、老师都参与点评、交流,指出可以补充、加强的地方,为后面同学的汇报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在考核打分环节,人人参与,每个人既要进入训练营做练习生,又要参与打分,最后分数计入平时成绩。通过“反转课堂”学生参与的几个环节,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投入学习时间增加,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程教学效果很好。

17.工学院:

何春霞老师讲授的《材料力学A》课程 ,在讲授弯曲内力---剪力和弯矩时,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容易让同学们产生“听课疲劳感”,何老师通过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的讲解将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熟练和详细的解说,又通过对几个例题分析计算,让同学们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授课的整个过程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

李坤权老师讲授的《农学基础》课程,老师在教授农学定义的基础上向同学们介绍了南农大在育种方面为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位居全国首位,又介绍了我校白马现代化农业基地的特点和特色。从农学的专业角度系统、全面地讲述了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李振声的伟大成就和他们为取得这些成就遇到的艰难曲折,让同学们更深刻地领悟到这些成就的伟大意义,认识到科学家们战胜艰难险阻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从现场看,老师讲课投入,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课堂气氛良好。

柳禄老师讲授的《包装设计》课程 在讲授最新容器设计赏析内容时,采取引入——讨论——指导的教学环节,并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乡村振兴理念,让同学们用课堂上学到知识和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做出奉献。老师用PPT展示了多种最新容器的视频以及许多使用者在网上的评价,分析、评价了各种容器的优点和缺点后,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为贵州麻江县农产品设计包装容器,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设计,如果课堂上做不完可以课后继续做。同学们对此作业兴趣很高,立即分组投入到设计的讨论之中,柳老师也同学的讨论中给予指导,下课老师和同学们仍在持续讨论。

徐进老师讲授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课程,讲授时PPT与板书结合,PPT简洁,重点突出,讲解深入浅出,注重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提醒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1位同学在200多座位的阶梯教室上课,同学们均集中坐到前面。虽然教室中后面空着多排座位,但没有一位同学坐在后面。不但学生到课率高,且学习专注,没有同学在课堂上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

18.人工智能学院:

罗慧老师讲授的《信号与系统》课程,能够根据“新工科教学”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更新教学理论,完善教学方法。根据“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结构和特点,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具体实例引出概念、定义,重点强调物理意义和工程应用,淡化公式、定理推导证明,加强对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培养。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后金教授编写的最新教材,及时更新课件相关知识点,做到知识点与教材有效衔接。能够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能够做到“师生互动”,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适当进行课堂讨论,实现学习过程的主体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注意把控课堂节奏,告知学生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效果好,学生投入度高。

19.信息管理学院:

唐学玉老师讲授的《经济学原理B》课程,准备充分,讲课认真、熟练,有PPT但以板书为主,讲解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易于理解,例题的讲解形式比较新颖,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的投入度参与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

程明老师讲授的《管理学原理A》课程,课堂准备充分,讲课认真,依据教学要求,将PPT与板书有效结合,所讲案例通俗易懂,与学生互动交流自然,,学生踊跃参与,学生投入度较高,课堂教学氛围良好。

赵吉坤老师讲授的《建筑力学II》课程,讲课认真,准备充分,在有效展示PPT的基础上,根据例题课教学特点,讲解时充分运用板书、明确解题思路、突出解题重点、详解解题方法,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故学生的投入度较高,课堂学习氛围好。

 


二、教学经验与教学反思

《园艺学科实践初步》实验课体会

园艺学院 陶书田

园艺学科实践初步是一门实验课,包含了多种重要的园艺作物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时综合考虑了各作物方向内容的分布,多作物老师集中统一商讨内容设置,做到覆盖全科常见园艺作物,并按照作物类别进行授课分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让学生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强化“知农爱农”意识、树立“强农兴农“目标

园艺是“大食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加强对园艺产业和园艺专业的全面深入介绍,挖掘学校园艺学科的奋斗史和贡献史,促进“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设计的。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敏感度、好奇心与学习主动性

在主要园艺作物识别中,千方百计寻找不同园艺园林作物图片,通过课堂展示首先给同学提供直观的认识,并结合其他课程学习内容,如园艺产品解剖实验内容,对照图片进行讲解,加强印象。此外发挥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园艺园林作物种类丰富的优势,创造生活情景,提醒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引导学生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培养其敏感度、好奇心与学习主动性,鼓励从日常中全程、全方位学习 提高同学们的知识点。

3.加强操作实践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实践出真知,在课堂授课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园艺学院拥有不同生产基地的优势,组织学生深入生产基地实地参观学习,了解产业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设置园艺作物生产管理实践等实践环节,督促学生亲自参与,将课堂知识与田间操作相结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加强知识的熟化与应用,有不断探索的好奇心。

4.以教学成效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延伸线上线下教学空间

基于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植物图像库(Plant Photo Bank of China,PPBC)等线上资源,鼓励学生自行分组、讨论,以校园园艺园林植被为素材,整理形成《南京农业大学校园植物图谱》,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提升“爱校荣校”意识,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督导点评:陶书田老师精心设置该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内容,在教学实验课程中进行改革创新,能聚焦时代的发展趋势,挖掘和收录园艺学科历史与贡献,并引入网络资源和案例资源展现在课堂上。将园艺科学研究前沿、发展趋势、生活常识等多方面创新性地设置成整体性兼备的综合性实验课,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讲授内容有趣味性,时代性,互动性,创新性强,自然互动巧妙地穿插对应的教学实验内容,显著提高了综合实验的教学效果较。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的备课与上课过程经验总结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东阳

  1. 课程概况

    不同学年《土壤肥料学通论》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是不变的,而每次针对的班级和专业都在不断变化,上课之前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PPT里面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使得这门课程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

  2. 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需要在教案里面将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标记出来,针对那些难以理解的重点内容(如:质外体运输和共质体运输植物营养元素特征),要设计好板书和示意图,并将一些学过的知识点串起来,图文并茂并结合生产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去理解和学习难点内容,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将知识点提前串联起来,按照知识点的层次和难易程度进行铺成,给学生一种理论知识不是生硬的知识点,而是一个逻辑链,然后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提前设计好提问环节,注意提问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要很自然的去提问,娓娓道来。

  3. 上课过程

    上课过程中,不能一直处于一个状态(一直很平淡地读PPT,或者一直很亢奋地高谈阔论),而要多借鉴相声艺术上的铺成与“抖包袱”,否则学生学起来会很疲劳,很快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一定要时刻关注大家的状态,如果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就要开始机动的提问题,而且提问题最好走到学生面前,跟他们有眼神、语言和肢体动作的交流,不管学生回答得对与错,都要以鼓励为主,然后再详解知识点。“过度的批评与否定”永远教不出优秀的学生。

     

    督导点评:刘东阳老师在学生已学过的土壤学基础上利用自己深厚的植物营养学专业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并将本人的科研成果融合到课程中去。在课上随时观察学生听课时的反应情况,提出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实现课堂上的良性互动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郭仁朋

    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是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除了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合理的教学设计也很重要。

    从多年的摸索和不断的实践中,我的小经验有四个方面:一是讲课时要“留白”,比如,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必要的背景与理论之后,留出时间让他们去思考,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与规律,一点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循序渐进提高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二是重思考、重表达,不立标准答案。互动的过程、学生的思考比问题的对错更重要,更何况很多互动话题都是开放性的。因此,我会有意识的引导同学们,我们的课上没有对错,关键是你的想法、观点、表达,以及站起来的勇气。这样就会慢慢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也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参与,而且,说不定会见识到学生异常精彩,让人拍手称快的表现。同时,我会进行一定的总结,对于明显有问题的观点进行拨正,对于大家没有想到的点进行补充等。三是针对课堂互动,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每次课后,我会让同学们在课程群中发一下本节课参与讨论的次数,对于表现精彩的同学,我会单独记录,期末的时候进行统计,算为一部分平时成绩。成绩上的区分会较为显著地提升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性格内敛的同学还是不会主动参与,这个时候我就会直接点这些同学,从简单的、生活化的话题开始,让这部分同学也能融入到讨论中。比如《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工程》等课程,讲到基因(gene)这个词的时候,我会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精妙的翻译?在这个问题下,我听到了不少同学精彩的回答。四是课前的设计和演练,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在课堂上互动,比如我承担的多个课程中都会涉及到的转基因问题,如果直接让同学们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就未免太过宽泛,而将这个问题拆解,讲到原理、必要性等具体内容时,再设计讨论话题,课堂互动的效果会好很多,如“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致癌的研究?”,“我们国家为什么每年要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等。课堂互动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实证的科学精神,表达能力和自信。

    以上是我这几年积累的一点教学心得。课堂教学有其规律性,但更重要的是因课而变、因人而变、因时而变,以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灵活变通,以学习的心态不断更新和改进。

    督导点评:郭仁朋老师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讲课时 “留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互动时“无对错”——不设标准答案而重思考、重表达,互动时“激励“——让每一们学生都参与讨论等方法,在学好课程内容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实证的科学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等。郭仁朋老师的课学生爱听,没有人在课堂上开小差,学生发言积极,互动热烈,气氛轻松,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授课经验

    工学院 徐进  

    《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是面向我校农电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我们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程实际中所涉及的电机学、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以及单片机编程等综合内容,并为后续的大学生就业、升学等服务。多年的课程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知识体系打基础

    围绕技术发展和研究趋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在进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时,主要根据当前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运动控制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糅合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使其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够成功架构起以运动控制和工程实践行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学和工程项目为典型特征的学科专业知识,为其之后的科研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真知换效果

    如何调动大三、大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是一个难题,大三、大四学生要考研、需要找工作、要考公务员、考托福和雅思、考国家电网等等,各种理由,能调动学生、能吸引学生,还得老师自己多做工作,多练基本功、打铁还得自身硬。老师要有真正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工程一线的实践知识尤其重要,将专业课的内容和现在非常流行的电力知识相联系,将生动的现场知识和书本理论相结合,组织课堂教学,搞好课堂管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参与学习。

    三、知识融入每个学生

    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将课堂知识分解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同时对学生的结论加以点评,在点评中能产生思想火花,在这个时候,你的知识阅历和实践经验要高于学生,学生对你的兴趣和知识的热爱才会升华,学生对你的课程才能用浓厚的兴趣和喜欢。

    四、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金钱,这些观点虽然提了很长的时间,但学生对这没有很深刻的印象,认为离自己很远,甚至和自己没有关系,这些技术专家、大牛的成功和自己很遥远。如何将普通的学生和未来的高级技术专家等价起来,把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将是专业课老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将来他们的专业知识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五、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忠诚于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学生喜欢的老师,排位第一的是“热爱教育,品德高尚,理解学生,有事业心,教学方法好”。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对所授课程充满激情,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

    六、实践赢价值

    电气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强、特别需要具有能独当一面的知识,既要有理论、又要懂实践、更要懂系统,是很多知识的融合。那么就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基因,让他们从现在开始,就能用工程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将来能更好的融入项目中。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电气工程专业课、发挥老师的主导和核心作用,让学生知道,在项目过程中自己如何能够受到尊重、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教学的过程也是老师和同学们灵魂提升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取了工程师思考的基因,攫取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知识,让真知换来大学教学的本质、让实践赢取大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督导点评:徐进老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现实的结合,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